说到刘翔这个名字,相信大家最先想起的是“中国飞人”“田径王者”这几个荣誉称号。在运动赛场上,刘翔是我们永远的骄傲,而在艺术领域,刘翔同样也是一位高手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,珍藏着一件书法《轩辕问道图记》,卷尾署名“翰林卷检讨特进儒林郎兼国子监助教清江阁阜山人刘翔虚谷记”。
有网友直呼“刘翔不仅跑得快,字写得也好!”,相信您也看得出来,这是重名而已,此“刘翔”非彼“刘翔”。这部作品一直藏于馆内,直到近期才首次公开,世人第一次看到刘翔的小楷。
此作纵36.5厘米、横115厘米,共36行、530余字,字径大小约3厘米,写于明成化辛卯年(1471年)。历史上关于这位刘翔的记载很少,只知道他进士出身,书法冠绝翰林院。这幅作品也是他唯一一件流传下来的作品,从中我们能看出明显的“台阁体”风貌。
“台阁体”可追随到明初沈度、沈粲的字,这两位深得明成祖朱棣赏识,他们的书法自然也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钟爱,争相传抄临摹。由于当时的公文、敕令多出自“二沈”之手,渐渐地他们的字就成了“标准字体”,翰林院诸人都要仔细学习,刘翔自然也不例外。
沈度的字取法于赵孟頫、米芾、颜真卿、欧阳询诸家,以颜楷为基础,笔画、结构上兼收赵体之妍美精巧与欧楷之峭拔险绝,因此也被称为楷书的“集大成者”。如今的人总是轻视“台阁体”,认为它呆板单调,但以“二沈”、刘翔的字看,法度严谨,用笔细致,秀润自然,没有出色的功底根本写不出来。
将刘翔这幅字与沈度的《敬斋箴》相比较,形神均极为相似。此作尖锋起笔,落笔轻盈,笔尖按压、衄挫,行笔中锋为主,点画遒劲潇洒,锋芒自然外显,不刻意追求棱角。提按有度,轻重得宜,转折处圆笔为主,偶有圭角。
《轩辕问道图记》结字平中寓险,布白疏朗自然,笔画略向右上方倾斜,左右、上下结构间也有高低、收放对比,没有“状如算子”的单调感,静中有动,虚实相生。章法端严肃整,呼应有序。用墨较为均匀,浓淡变化过渡自然。
纵览此作,每一笔都写得非常细致,一丝不苟,精雕细琢,笔画没有直来直去,而是有着不少小动作在其中。结构也不过于要求平正端严。整体既细腻严谨,亦不失个性、气韵,属于“台阁体”中的上乘之作了。
将它临摹通透,对于丰富用笔技巧,锻炼笔力大有好处。